为进一步深化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拓宽学术视野,加强交流合作,1月17日,交通信息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树林,副校长薛峰,实验室执行主任凤鹏飞等一行前往同济大学交通学院进行学习交流,共同探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技术与测试基地建设。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孙剑教授热情接待。
同济大学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是国内领先的科研平台,拥有城市道路、农村道路和高速公路等三大测试场景,该基地是通过虚实融合测试分析和研究达到对自动驾驶系统和算法进行测试验证的目的,具有高效、低成本的技术特点。在基地教师的引导下,我校一行先后参观了基地的基础设施、云平台、高精度定位系统、多传感器融合设备等,并亲身感受了城市道路场景下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过程,对基地的整体布局、功能演示等有了直观了解。
孙剑详细介绍了自动驾驶共性关键技术测试服务平台OnSite(Open Naturalistic Simulation Testing Environment),该平台突破既有数据驱动型测试场景生成缺乏全面性保障、关键致因事件缺失等局限,构建了数以万级的高覆盖度、高测试需求场景库,实现物理场景有限采集到无限泛化。同时分享了在复杂交通环境下的测试经验和数据采集分析方法,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在自动驾驶算法、车联网通信、车辆安全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创新成果等。
交流过程中,双方就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建设项目、虚实融合测试标准化、测试通信、市场化推广等关键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此次学习交流活动不仅为交通信息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拓宽了研究思路,还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有望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撰稿、摄影:高心仪 编辑:柯嫦女)